八氢-1,3,5,7-四硝基-1,3,5,7-四氮杂环辛烷(HMX)作为一种高性能炸药,密度高、爆速高,常用于导弹弹头、核武器装药和固体火箭推进剂等军事领域,但冲击敏感度仅4 J、摩擦敏感度仅96 N,受冲击或摩擦时易形成热点引发爆轰,限制了其生产、运输与应用。
现有提升HMX安全性的方法(如表面包覆TATB、聚合物流体包覆)存在壳层覆盖率低、厚度不均、机械强度差,或牺牲能量输出等问题,且多基于不规则原料包覆,产品一致性差。


鉴于此,中北大学武碧栋副教授团队首次采用双液滴微流控策略(DDMS),成功制备出壳层厚度可控的HMX@DAAF核壳微球,该材料展现出极高的安全性,其冲击感度从4 J显著提升至100 J,摩擦感度从96 N提升至360 N。相关研究以“Double-droplet microfluidic strategy for preparing spherical core–shell structured explosives: controlling shell thickness to enhance safety performance”为题目,发表于期刊《Advanced Powder Technology》。
本文要点:
1、本研究首次采用双液滴微流控策略(DDMS)成功制备了具有可控壳层厚度的HMX@DAAF核壳结构微球。HMX作为高能炸药,其高感度限制了应用,而选用低感度高氮化合物3,3′-二氨基-4,4′-氧化偶氮呋咱(DAAF)作为壳层,可有效降低其机械感度。
2、研究表明,该方法制备的核壳微球具有优异的单分散性、高球形度、窄粒径分布、良好的流动性及出色的装药压制性能。
3、不敏感的DAAF在HMX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保护层,以抵御外界刺激,从而实现HMX的脱敏效果,且该效果随DAAF浓度的增加而愈发显著。
4、一系列表征结果显示,核壳微球的安全性能大幅提升(冲击敏感度从4 J提升至100 J,摩擦敏感度从96 N提升至360 N)。与混合微球相比,核壳微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延缓HMX的分解。
5、该研究在核壳炸药的可调性与结构设计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,为高品质核壳含能材料的制备提供了简单、安全的新途径。



Scheme 1:核壳结构炸药的安全性能提升机制

图1:核壳微球形成示意图

图2:不同核浓度下制备的微球SEM图像

图3:不同壳浓度下制备的微球SEM图像:(a)S-1、(b)S-2、(c)S-3

图4:(a)粒径分布;(b)S-1、S-2、S-3的休止角(AoR);(c)粒径与休止角的关系;(d)圆形度与休止角的关系;(e)休止角测试结果

图5:(a)HMX、(b)DAAF、(c)H@D(HMX@DAAF)的C 1s、N 1s、O 1s高分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

图6:相关样品的X射线衍射图谱

图7:样品的热分解曲线

图8:(a)冲击敏感度与摩擦敏感度测试结果;(b)不同壳层厚度对安全性能的影响;(c)冲击敏感度性能对比分析;(d)摩擦敏感度性能对比分析

图9:(a)S-1、(b)S-2、(c)S-3、(d)M−H/D(HMX/DAAF混合微球)的燃烧图像
论文链接: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apt.2025.104994
(本文仅供参考学习及传递微流控研究成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,请联系删除)
上一篇:微流控液滴技术连续合成微米尺度锆基MOFs,用于有机砷污染治理
下一篇:暂无






